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快讯 > 正文

国家级心血管防治技术服务平台成立,突出“互联网+”

摘要:  在当今的中国,已经没有哪个词比“互联网+”更火爆,在医疗卫生领域,没有哪项工作比“分级诊疗”更急迫。&ld
健康播报网 2016-02-01 09:05:18 我要投搞

 

  在当今的中国,已经没有哪个词比“互联网+”更火爆,在医疗卫生领域,没有哪项工作比“分级诊疗”更急迫。“互联网+”、心血管病防治”“分级诊疗”的碰撞,将产生怎样的火花?

128日,“互联网+心血管病防治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启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助理郑哲教授主持了启动仪式。

我国心血管病负担逐年加重:5个成年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40%左右的死亡归因于心血管病。更值得忧虑的是,我国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在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无论在增速上,还是规模上,都史无前例。

  项目负责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王增武教授对该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基层心血管病防治能力对于我国心血管病防治局面的改善举足轻重!而且,国家推行分级诊疗也对基层服务水平提出了客观要求。目前医疗卫生领域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口罗雀,分级诊疗成为缓解这一局面绕不过去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构建的“互联网+心血管病防治技术服务平台”就是践行分级诊疗的具体体现。

  据悉,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组的指导下,由广州景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联合共建的“心血管病防治技术服务平台”,使用“云+++智能硬件”架构搭建,基于指南进行电子病历建立、辅助疾病评估与决策,并可实现合理用药提示、收费管理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单位和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对社区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该平台可实现医生、患者、公众教育,以及扮演第三方质控的角色,同时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权威性、持续性、有效性、规范化的技术服务支持。

王增武教授介绍,以该平台为基础,可为医生、患者、公众提供文字、图像、视频等远程教育;支持远程数据采集:血压、血脂、血糖、身高、体重、心率等,并可随时进行跟踪;为临床决策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合理用药指导,使边远地区医生在此帮助下做出符合指南要求的处方;制定具体的随访规划,可及时发送到手机、Pad等终端。通过技术、观念、设备,真正建立三甲医院和二级医院的医疗联盟。

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各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务院提出了互联网+战略部署,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家卫计委《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中也明确指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干预重点。这为心血管病防治,改善基层心血管病防治局面带来了新的契机。

 

  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人员指出,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民众健康的首要问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作为国家最强的心血管病防治队伍,具有优势资源,理应带领大家,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医生的教育,提高基层防治队伍的能力,提高基层防治水平。希望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政策支持下,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建立心血管病防治技术服务平台,并基于心血管病防治系列指南开发辅助决策系统,这是提高心血管病防治水平的重大举措。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教授对该平台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心血管病防治取得的成就深表欣慰。他希望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及相关部门指示下,从基层做起,充分利用优质资源,为基层社区义务人员和患者提供持续性、同质化支持,真正实现健康中国。

  王增武教授介绍,加入到该平台的基层医生和社区中心,既可以使用平台上的辅助决策系统,也可以得到专家帮扶与指导。专家组根据基层医生的要求,将通过网络和云端,针对性的指导基层医生管理心血管病患者。一方面基层医生可借助该平台提高自身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自己软实力。

科技CEO上官建强透露,该平台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迅速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能力,夯实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基础;二是实现顶端医疗资源下沉;三是促进“分级诊疗”快速落地。截止目前,该平台已在广东、江苏、云南、湖南等地全面普及和开展。该平台将逐步入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今年计划入选1000家基层卫生机构。

在发布会上,表彰对平台建设付出巨大努力的技术合作方,国家心血管中心为科技等单位颁发了“优秀支持单位”牌匾。

 

 

更多有关 健康快讯 的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