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加速老年聋进程
专家提醒老年人及其家属要摒弃“人老失聪,天经地义”的观念。日常生活中要有爱耳、护耳意识,保持健康用耳习惯,减少在高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60岁后最好能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测,耳聋后要及时到专业机构配戴合格合适的助听设备。
每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为“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患听力残疾的比例高达11%。据此推算,我国60岁以上老年听力残疾人总数超过2000万。
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吉祥教授表示,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听力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听力障碍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危害很大,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家庭和睦,也妨碍了与社会正常的联络沟通,由此造成的交流障碍,会使他们感到自卑和孤独,明显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会诱发和加重老年痴呆症。
刘吉祥提醒老年人及其家属要摒弃“人老失聪,天经地义”的观念。日常生活中要有爱耳、护耳意识,保持健康用耳习惯,减少在高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60岁后最好能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测,耳聋后要及时到专业机构配戴合格合适的助听设备。
小声听不见大声受不了
说话爱打岔都是耳聋症状
刘吉祥说,随年龄增长,双耳会发生慢性进行性耳聋,俗称老年聋,但发生年龄和耳聋的程度因人而异。老年聋有三个特点:一是老年性耳聋大多是双耳聋,耳聋程度可不一致,但均呈现慢性进行性特点。二是“语言的分辨能力差”,就是“只闻其声,不解其意”。三是一部分人有“重振现象”,即存在“小声听不见,大声受不了”的现象,许多老人都有这种体会,低声说话时喜欢用手挡住耳郭倾听,当别人大声漫谈时,又觉得太刺耳。
老年聋往往不能引起老人及其家人的足够重视,它的危害却不容忽视。首先,当别人说话时老年聋的老人会经常打岔,出现很多笑话,使老人感到十分尴尬。因此,他们不愿意与人交往,当别人有说有笑时,他们常常独自离开或者睁大眼睛发愣。由于缺乏与人交往,他们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独,易发生老年抑郁和老年痴呆症。另外,老年聋的老人看电视、听收音机时常将声音开得很大,会影响他人的生活。有些病情严重的老人穿越公路时,由于听不到汽车的鸣笛声,还可能发生严重交通意外事故。
“三高”加速老年聋进程
今日推荐
责任铸就实力-立达信独
- 责任铸就实力-立达信独家冠名第77届中国教育装备
- 盛情兰州 献礼国庆--第九届兰州十一车展圆满收官
- GE医疗携手圣美生物构建AI肺癌早期诊断系统 助推
- 贰玖捌互联网服务平台:关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提高
- 教师工作忙,肠胃提“抗议” 摩罗丹常在保健康
- 9点按摩椅即将上线会员制,为大众提供实惠、贴心的
- 王金华医生受邀参加中原扶阳医学实战联盟成立大会
- 红华御康被第14届亚洲品牌盛典评为中国(行业)十大领
- 9点按摩椅率先推出会员制,推动共享按摩椅健康发展
- 科技本草 红华1号隆重上市,让细胞年轻起来!
- 关爱老人 践行责任 颐养安居工程在哈尔滨正式启动
- 2019第14届全国Hp及消化病临床论坛顺利召开,幽门螺
- 有些人四十岁就开始养身,为什么六十五岁不到就去世
- [老人] 健康保健提醒 老年肺心
- [老人] 健康养生妙方 有助老人
- [老人] 提醒 五大慢性病三低应
- [老人] 老年人健康保健 劳累过
- [老人] 老人切记不能湿发入睡
- [老人] 老年人养生:甩腿扭膝八十
- [老人] 秋凉请保护好老年人的“
- [老人] 老人要少用三种电器
- [老人] 老人拔火罐控制在15分钟
- [老人] 老年人戴帽子过久易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