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快讯 > 正文

广州马拉松冠军:其实我也很累

摘要:   在2017广州马拉松比赛中,来自肯尼亚的迪克森·基普桑在最后几百米发力冲刺,以2小时10分03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全程马拉
健康播报网 2017-12-13 13:42:36 我要投搞

 

  在2017广州马拉松比赛中,来自肯尼亚的迪克森·基普桑在最后几百米发力冲刺,以2小时10分03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全程马拉松第一名。本次广马的前五名中有三名肯尼亚选手,强大的整体实力在让对手“胆寒”的同时,也会不时听到赛道两边有观众感叹:他们看来跑得挺轻松的,好像跑完全程都不太累的,42公里对他们很容易。

  “很容易?不可能的,你看图维(基桑普)过线以后瘫倒在地上的样子有多狼狈就知道了。”他的队友听到记者问到同样的问题,对容易两字感到十分惊讶。这个20岁的小伙子来自西马拉,一个距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西北约300公里小镇,一周前他从那里来到广州。在刚刚结束的比赛中他跑出了不错的成绩。基普桑在赛后采访中坦言自己虽然夺冠,但状态有所起伏,很可能是由于近期的过度劳累。几位队友也告诉我们:在肯尼亚,任何一个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其实从小到大“每天都在疲惫中度过”。这和我们的想象大不相同。

  在肯尼亚,竞争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这个“人人都擅长跑步”的国家,孩子们会参加各种选拔,只有具有天赋的孩子才会被基层教练相中,被带到荷兰人或者意大利人开办的训练营里,进行专业、系统训练,开始自己为期数十年的跑步生涯。

  有人将这些训练营形容为一个个的冠军制造工厂。运动员们在这里保持着最简单的生活方式:吃饭、睡觉、跑步。非洲大陆的海拔为他们提供了普通人难得的“高原训练”环境,全年温和的气候使这里无论何时都适合跑步。每天清晨,年轻的、身材苗条的男男女女就开始了训练。“每天都要跑20-30公里,2000米的速度训练间歇只休息半分钟,而且有的时候教练为了增加耐力会让我们在泥地里光着脚跑。”

  虽然肯尼亚适宜的温度和美丽的风景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运动员们却无暇享受这份乐趣,因为他们所面对的巨大压力。马拉松产业链的开发虽然为贫困的肯尼亚人带来了改善生活的契机,但是也加大了这个行业的竞争——在仅有4万人口的伊藤镇,就有1500多人专门进行跑步训练。

  “很多人看到跑步可以赚钱,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进行专业训练,不过训练营可装不下那么多人,如果不努力训练,随时会被淘汰。”如同国内的升学考试一样,这些训练营会定期送选手们参加一些国内比赛,如果成绩跑不进2小时14分之内,就可能被淘汰清退,竞争可能比我们看到的要激烈很多。

  除了面对身体的负荷与竞争的压力,运动员还要学着克服训练中的艰苦条件。大多数训练营会为团队成员提供一张床、鞋子和衣服,还有简单的健康食物。在这里你可以忘记运动饮料和营养棒,因为这里只能到吃玉米、豆类、甘蓝,偶尔会有牛排。这些都非常基本,但这里有每个饥饿的、年轻的肯尼亚运动所想要的:商业赞助,以及科学的日常训练。

  “这里会严格规定一些事情,比如每天的训练量,达不到或者超标严重,都是不行的”。除此之外,教练也会保证运动员的饮食健康。在寡淡的三餐中,乌加利——一种玉米粉做的大面团,可以提供耐力运动所需要的大量碳水化合物—是肯尼亚人最爱的主食,同时关于饮用水的规定也十分严格:运动员必须饮用训练营提供的含有矿物质的天然水,以补充运动中流失的各种矿物质;纯净水由于不适于运动补给,因此在训练中常常被禁止。

  “过去我并不知道这些,经过理论培训,后来他们告诉我饮水非常重要,干净健康的天然水对成绩提升帮助不小,我就按照他们说的做了。”说到这里这个年轻人调皮地耸了耸肩,喝了一口手里的农夫山泉。

  “很多人都说我们是工厂制造的‘跑步机器’,但我们有梦想,虽然这个梦想就是‘我想靠跑步挣钱’,让家人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样来自肯尼亚的恩迪瓦通过今年参加的6场比赛,获得近4万元人民币的奖金,不但实现了自给自足,还有结余给到家人。

  在肯尼亚,有45.2%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每月支出低于28美元。大多数的人住在茅草搭建的简易房中,以玉米、红豆等杂粮为食。对于这些饱受疟疾、芒果蝇和营养不良困扰的年轻男女来说,跑步的唯一意义就是摆脱贫穷,过上舒适的生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专注于训练,每时每刻都想着要提高成绩,不断超越对手成为冠军。哥们,如果你有一个被沙蚤寄生的父亲和两个营养不良的弟弟,而你又只能通过跑步挣钱,相信我,你不会比我慢多少的。”

  这就是叱咤马拉松赛场的肯尼亚人,他们并非不会疲惫,他们也不是机器,只是他们有一颗更坚强的心,更想要全家幸福起来的信念。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一直奔跑似乎永远不会累,他们会告诉你:“没有人不会疲惫,但我会努力比赛,为了更好的生活。”

更多有关 健康快讯 的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