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养生 > 太极 > 正文

太极拳怎么打 掌握5个物理学原理

摘要: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国术、国宝、国粹和国魂,她结合古代引导术和吐纳术,吸收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以
健康播报网 2013-11-16 12:30:23 我要投搞

  三、“重心”在太极拳中的应用

  重心在物理学中是重力的作用点,即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在盘拳中重心的位置决定人体的稳定和平衡程度,在太极拳中讲究虚实及其转换,“实”对于下肢即重心靠近的位置,“虚”则离重心较远的位置,但无论怎样转换,也不能离开人体下肢所确定的支撑面,否则将易倾倒。

  在太极拳中要求“中土不离位”,即自己的重心线一定要在自己的支撑面上。重心位置合适,虚实合理,避免双重,可做到不滞、不重,使步伐移动灵活,如做弓步时,两脚要有一定的横向距离,保证合适的支撑面,重心位置应在两腿间距离的中间三分之一的范围,就可使两脚均有着落,称为半轻半重。

  当然,在变换虚实时,只有在中正立身的情况下,才可以达到灵活转换的要求。在技击中稳固重心线是防守与进攻的基本条件,利用重心转换,身法的协调,胸腰的折迭、运化,乃至步法的调整,最终达到重心线始终保持垂直方向的位置,并使对方远离我的重心线。“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从而保持不败的态势。

  四、“冲量”在太极拳中的应用

  物理学中的冲量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作用时间的乘积。冲量是描述力对时间的积累效果,是过程量。不难看出,力的积累效果不只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作用时间有关。也就是说,力大效果不一定大,力小效果不一定小。譬如,太极拳高手张志俊大师,在央视《发现之旅》和《走进科学》栏目,用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对他发出的力进行科学数据测定,结果发现他的拳比较其他几位体格硕壮的测试者,发出的力最小,但他拳的穿透能力却最强。其原因是他发出的拳作用时间最长,这个时间与力的乘积,也就是说产生的冲量最大。

  另外从物理学中的动量定理(动量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内容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可以推断出他的拳接触到物体瞬间速度极大。所以他的拳才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太极拳谚中有“动贵短,意贵远,劲贵长”。劲贵长也含有劲力点的作用时间长,从而增加力的冲量,使其积累更大的效果,产生更强的作用。

  五、“牛顿第三定律”在太极拳中的应用

  牛顿第三定律是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多大的力,反过来受力物体也对施力物体施加多大的力。

  太极拳在行拳中通常注重这两个力的关系,太极推手中,要求不丢、不抗、听劲而动、粘走相随,“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就是化解对方推逼,保持自身稳定的同时随势破坏对方平衡,懂得“气由内生,劲由外借”的道理,不使对方借上力,使其作用力不易发挥,反作用力也就自然减少或消失。在太极拳技击中要达到制胜的目的,身体各部分的配合,尤其是两手的配合与协调也非常重要,做到“舍已从人、引进落空、借力打力、化打合一”,进而有效地牵制对方,都是离不开牛顿第三定律的原则。

  太极拳在很多方面与物理学有关,除上述论述之外还有“惯性、杠杆、弹力、摩擦力、向心力、离心力”等,无处不体现物理学在太极拳中的应用。所以我们要练好太极拳,除勤学苦练外,也必须遵循物理力学原理及其各项规律,方可事半功倍,一举成功。

  结语: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它还包含了还多物理原理,让我们好好消化一下上面的知识并把它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这样打拳你就不会觉得枯燥哦~